華大在線訊(通訊員 楊予曦 董珊)7月11日,2025“陽光支教·孔子行腳”暨第十七屆海峽兩岸荊楚文化研習營啟動儀式在科學會堂一樓報告廳舉行。校長彭雙階、副校長任友洲、湖北省臺辦副主任張丹青、省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司晴川、團省委副書記徐龍、香港特區政府駐漢辦副主任白梅霞、省教育廳等單位領導出席。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丁守中、2025“陽光支教·孔子行腳”、第十七屆海峽兩岸荊楚文化研習營全體隊員、支教地代表、愛心臺企代表及校內相關單位負責人共150余人參加。

彭雙階在致辭中勉勵參加本次活動的師生樹立遠大理想,厚植家國情懷,珍惜機遇為支教地教育助力,在文化研習中擔當傳承之責;磨礪堅毅品質,練就過硬本領,既做授業育人的“經師”“人師”,也當文化傳播者,在實踐中錘煉成長;增進同胞情誼,促進心靈契合,在支教與研習中互助共探,締結深厚情誼,筑牢兩岸同胞信任之橋,強化中華文化精神紐帶。
丁守中認為,青年們應成為促進人民感情、增進相互了解的種子。他高度贊揚此次活動體現了中華文化“老吾老、幼吾幼”的大同精神,向所有參與者的愛心與奉獻表達了崇高敬意。
帶隊老師代表申定羽表示,支教是一個傳遞愛的故事是一個延續愛的歷程。她承諾,將帶著濃厚情誼投入到支教活動中,為支教點孩子帶來多彩多元的課程,以期增長孩子們的見識。
澳門學生代表吳天愛表示,參與此次支教是港澳臺青年學子用實際行動,踐行服務社會、回饋祖國的承諾。她承諾定當踏實行走,用心教學,倍加珍惜,不負所托,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青年的擔當。
今年是舉辦“陽光支教·孔子行腳”活動第十二年。本次支教活動為期12天,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共18所高校、95名師生將分赴湖北恩施州宣恩縣、黃岡市蘄春縣、宜昌市夷陵區開展支教活動,為鄉村振興與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參加荊楚文化研習營的26名臺灣師生將赴湖北省博物館、辛亥革命博物院、黃鶴樓等地參訪交流,并前往恩施實地感受鄉村振興成果,領略自然人文景觀和土家族民俗風情。
(審讀人: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