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在線訊(通訊員 劉馨雨)近日,教育學院“主體教育理論創新研究團隊”取得階段性研究進展,相關成果“Seeing life through life:Unpacking life education in intergenerational learning in China”在Nature子刊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發表。教育學院教育學系程豪博士為獨立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計劃”的支持。
該研究基于隔代學習的生命教育,初步建構出了“教師、小學生、老年學習者共同創造兼顧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課堂教學形態,嘗試提出了“通過生命看見生命”的生命教育及其哲學思想。研究以我國東部地區的一所小學和一所老年學校合作創建的“基于隔代學習的生命教育”為研究案例,對參與實踐探索與創新的不同類別人員進行了非結構化的深度訪談,旨在揭示和建構隔代學習賦能生命教育的核心特征及可能影響。研究發現,隔代學習賦能生命教育的兩個凸顯特征分別是在打破師生主客分離中建立師生雙主體,以及在隔代學習的互動與反思中認識多元化的生命。
此外,該研究進一步發現,基于隔代學習的生命教育給小學生和老年人的生命發展帶來了三個積極且有效的變化:一是隔代主體在由發展自己到奉獻他人和社會的轉變中,認識到了生命價值的無限性;二是面對多元化的生命形態,隔代主體逐漸養成了尊重和包容不同個體生命歷程的態度;三是在真實的生命實踐中,隔代主體以積極行為擁抱人、自然與社會中的不確定性生命。此研究為政策制定者完善不同年齡之間的學習交往關系提供了參考,為跨文化背景下實踐者創新生命教育模式帶來啟發。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是Nature旗下唯一面向人文社會科學的期刊,同時被SSCI數據庫和A&HCI數據庫收錄。截至目前,該刊JIF指數在跨學科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409種期刊中排名第3,在交叉學科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265種期刊中排名第1。
近年來,教育學院積極引進海內外優秀中青年人才,大力組建和支持中青年教師科研團隊發展,在課題申報、成果產出、教學改革等方面有效推動中青年人才發展和一流學科建設。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9-024-03551-y
(審讀人:田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