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在線訊(通訊員 丁昱丹 蘇子怡)4月28日,2023年“看中國·外國青年影像計劃·湖北行”活動啟動儀式在逸夫國際會議中心一樓報告廳舉行。校長郝芳華,副校長彭雙階,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看中國”項目創始人黃會林,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副院長羅軍,印度國立設計學院指導老師阿倫·古普塔教授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出席。
郝芳華在致辭中表示,期待來自華中師范大學的中外青年從桂子山再度啟航,能夠以“民居·民歌·民風”為主題,用腳步丈量湖北大地,用內心感受時代脈搏,領略荊楚文化的獨特魅力,挖掘湖北大地的生動故事。
黃會林為華中師范大學送上120周年華誕祝福并寄語中外青年,期待他們在紀錄片創作過程中感受“極目楚天”的荊楚文化,展現他們眼里的湖北民族風采,用鏡頭展現“靈秀湖北”,共同重塑“大美中國”。
羅軍代表“看中國”組委會提出殷切希望,期待中外青年可以通過“看中國”活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講述出深刻生動的故事。
阿倫·古普塔表示,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中印兩國溝通的橋梁,在兩國文明的合作交流中發揮自身作用,陪伴并指導所有參與“看中國”的中外青年收獲難忘的拍攝經歷,在把握紀錄片“情感”與“經驗”兩個要素的同時,通過對“人”的關注制作出具有吸引力的紀錄片。
全體成員共同觀看“2022看中國·湖北行”紀錄片《青春之音·文化之律》。人工智能教育學部本科生、“2022·看中國”制片人代表童丁諾圍繞“Communication交流、Understanding理解、Growth成長”三個關鍵詞展開,期待中外項目組成員能夠在影視制作的過程中蛻變成不一樣的自己。塔吉克斯坦籍學生薩薩都剌代表“2023看中國·湖北行”外方導演在發言中表示,“民居·民歌·民風”主題重點在于“人民”,希望借助此次機會真正走進中國,看到中國,傳播中國文化。
“2023看中國·湖北行”全體項目組成員依次作自我介紹并合影。羅軍向中外青年代表授旗。彭雙階宣布活動開機,在接下來的18天里,來自中外的青年們將奔赴武漢、黃岡、恩施以及周邊等地取材,聚焦六口茶、紅安繡活、武漢泥塑、李時珍《本草綱目》等元素,以外方青年導演的獨特視角書寫動人的湖北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傳播中國深厚的民族文化。